未来固态激光雷达是否会替代多线束LiDAR?

作者: 岭纬科技发表时间:2021-02-04 12:28:08

苏州岭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激光雷达被称为无人驾驶的眼睛,就目前市场而言,应用在无人驾驶上的以多线束激光雷达为主,但很多人看好固态激光雷达在未来取代它,因为无人驾驶在量产的道路上,固态激光雷达有着它独特的优势。

近日,OFweek人工智能网采访到了苏州市岭纬科技有限公司,就固态激光雷达的发展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。

1、固态激光雷达的稳定性、成本是怎么样的,是否会替代多线束激光雷达?

固态激光雷达相对于多线束激光雷达是完全不同的技术,MEMS固态激光雷达原理,在激光雷达关键的扫描方式上,其采用的MEMS微振镜扫描方案,需要的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都非常少,在工作的时候,只有微振镜在摆动,相比之下,传统机械多线LiDAR上每一条线都需要一组激光发射接收器,发射器和接收器数量多,同时这些接收和发射器在工作时都要通过旋转完成扫描。所以 MEMS固态的优点就显而易见了,激光发射接收器的大幅度减少,大大降低了MEMS固态成本,同时,扫描结构的微型化,大大提高了MEMS固态LiDAR的稳定性。

对于未来固态激光雷达是否会取代多线束激光雷达,岭纬科技相关人员表示,多线激光雷达技术成熟,相比固态雷达,谈“立即取代”为时过早,未来固态LiDAR肯定是会取代多线LiDAR的,目前多线LiDAR处在一个窗口前,因为毕竟固态LiDAR还没量产,在技术上固态的扫描角度还可以提升,量产的时间还不是非常明确。从成本上、量产性、分辨率、稳定性这些而言,固态激光雷达的优势巨大,搭载到自动驾驶量产车的将会是固态激光雷达。

2、P3相较于直接采用64线有哪些优势?

64线的激光雷达是当前自动驾驶上用得相对较多的,当然也有公司做128线激光雷达。据岭纬科技相关人员表示,全新一代P3激光雷达感知方案是岭纬科技在去年公布的“普罗米修斯计划”的一个延伸,P3方案是专门为L3以上的自动驾驶而研发的激光雷达感知系统方案。而P1方案是指单个 16线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,瞄准低速自动驾驶市场,市场应用很成熟;P2方案则是指单个32线激光雷达系统解决方案,主要应用于较高速度或者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;相比于P1与P2激光雷达感知方案,P3方案在硬件与算法上均做了升级。

相对于64线,P3方案采用了多台激光雷达组合的方式,该方案在车顶中央使用了一台32线激光雷达(RS-LiDAR-32)进行全方位的感知,在汽车关注的正前方RS-LiDAR-32的分辨率可以达到0.33°,而64线只能到0.4°,精度更高;左右两侧各安装一台有一定倾斜角的16线激光雷达(RS-LiDAR-16),负责扫除两侧的盲区,这里也是64的盲区。总的来说,P3方案盲区覆盖更完整,识别精度高。

3、目前岭纬科技研发出的最多线束能达到多少?未来主流应用的是哪一类,或者多少线束的就可以解决常规需求?

多线激光雷达指多条激光束发出去,对比与单束激光来说更精确。目前用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多线激光雷达有16线、32线、64线;64线激光雷达的价格昂贵,经常是一个激光雷达比一辆车都要贵。实际上单纯谈线数意义不大的,重要的是分辨率,多线雷达不断增加激光的发射器和接收器,可以达到很高线数,但分辨率不一定高,而且成本会累增。但MEMS不一样,可以轻易达到100~200线,并且提高分辨率,而无需增加激光的发射器和接收器。